• pc端幻灯1
  • pc首页幻灯3
  • pc首页幻灯2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0896-98589990
列表分类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列表分类一

不懂数据资源入表企业或将损失千万!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浅谈企业数据资源入表的条件与案例

发布时间:2025-02-20 13:27:53
分享到:

  2023年8月22日,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全文正式发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2024年被称为数据资源入表元年。

  《暂行规定》适用于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存货等资产类别的数据资源,规定:

  企业使用的数据资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财会〔2006〕3 号,以下简称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最终目的用于出售的数据资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财会〔2006〕3 号,以下简称存货准则)规定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存货。#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

  由以上可知,入表的数据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合法拥有或控制的,能进行计量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

  数据资产化是实现数据价值转化的核心途径,是企业将过去交易或经合法授权、自主生产等事项形成、获得的数据通过采集、加工、治理、开发等环节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的数据资产,并通过多元化方式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的过程。

  业务数据化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业务流程的过程,其产物是原始数据。

  数据资源化是指企业将直接或间接地获取、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和归集,形成可重用、可应用、可获取的数据资源的过程。该阶段目标是使数据具备一定的潜在价值。

  将数据资源依据实际需求加工为具有明确应用场景、可交易、价值可计量的数据产品。

  数据资本化是指通过有效利用数据资产,将其转化为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资本,并实现保值、增值、流通的过程。

  《暂行规定》的适用范围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数据资源都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存货。基于会计计量可靠性、严谨性等原则,目前大部分数据资源因不符合资产的定义或相关资产的确认条件而不宜被确认为数据资产,只有少数数据资源可被作为资产进行确认。

  财务部会计司在培训中列举了6种不宜被确认为资产的数据资源的情形,具体如下:

  A企业利用“撞库”的黑客手段,获取某社交网站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并打包后出售给B企业。

  C企业通过开源数据平台免费下载某国家法律条文、法律判决等数据集,用于司法人工智能的研究。

  原因:虽然能够产生预期利益,但系从开源、免费的平台获得,其他人亦可免费下载相关数据集因此C企业未实现对数据集的拥有和控制,且未发生费用支出。

  D 企业订阅某数据库,可在一年内实时查询相关数据,据悉,该数据库同时为5000 家企业会员提供查询服务。

  原因:D企业仅获得了查询数据库的权利,非排他性地直接获取该数据库的全部内容,其仅能就获得的查询权利是否属于资产进行判断。

  E企业外购了一些列原始数据集,但相关数据质量(准确性、真实性、关联性等)欠缺,且分散于金融、医疗等各领域,难以单独或结合支持企业经营活动,亦无法挖掘形成有价值的数据产品,或对外出售。

  原因:虽然E企业就相关数据付出了可计量的成本,但因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F企业从事智能财务共享业务,过程中涉及到客户企业的费用报销、合同台账等数据。F企业认为,在取得客户授权的前提下,相关数据存在价值挖掘潜力,但明确尚未明确清晰的应用场景,无法确认预期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

  原因:虽然相关数据具有价值挖潜潜力,但尚未构建起清晰的应用场景,无法确认预期能否实现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G 企业在经营中收集了一系列生产数据并进行初步清洗整理,能够为企业后续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支撑,但由于内部数据治理基础薄弱,未能对相关成本进行可靠计量。

  原因:由于不能对相关数据的成本进行可靠计量,故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不能被确认为资产。

  综上,数据资源入表首先需要企业将数据资产化,通过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推进企业合法拥有或控制的数据实现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为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再结合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关于资产的定义进行确认。